國家能源局在(zai)關于(yu)政協(xie)第十(shi)三(san)屆全國委員(yuan)會第五次會議第00454號(農(nong)業水利類039號)提案答復的函中(zhong)提到: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研究光伏設備對農作物品質和產量的影響機理和規律,以及“農光互補”項目的適用范圍,在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供給的基礎上,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集約化利用。我們將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在試點基礎之上研究考慮并指導地方推廣應用,推動農業光伏健康可持續發展。
我們會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支持農業光伏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對農業光伏發展的支持力度。
針對農光互補等光伏復合項目用地管理方面。我們將會同自然資源、林草等有關部門出臺農業光伏、林業光伏等各類復合項目的建設標準規范,不斷完善相關用地政策,確保在嚴格保護耕地的前提下,提高低產耕地農業利用價值,促進土地高效復合利用,推動農業光伏健康有序發展。
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0454號(農業水利類039號)提案答復的函
您提出的(de)《關于支(zhi)持(chi)發(fa)展農業光伏項目的(de)提案》收(shou)悉。經研究并商國家(jia)發(fa)展改革委、自然資(zi)源部(bu)、農業農村部(bu)、國家(jia)林(lin)草局,現(xian)答復如下:
我國西部地區土地資(zi)(zi)源豐富,在西部地區開發(fa)建設農(nong)業(ye)光(guang)伏電站可(ke)以有(you)效利用(yong)當地豐富的太陽能資(zi)(zi)源,對發(fa)展綠(lv)色無(wu)污染、高(gao)產出(chu)的現代農(nong)業(ye)具有(you)重要意義。農(nong)光(guang)、草(cao)(cao)光(guang)互補(bu)開發(fa)是光(guang)伏復(fu)(fu)合(he)開發(fa)利用(yong)的重要方向(xiang),我們積極支(zhi)持農(nong)光(guang)互補(bu)、草(cao)(cao)光(guang)互補(bu)等光(guang)伏發(fa)電復(fu)(fu)合(he)開發(fa)利用(yong)模式。
一、關于建議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編制《國家農業光伏發展規劃》,并從“十四五”期間組織實施的建議
國家發(fa)(fa)(fa)展改革(ge)委、國家能源局(ju)高度關注并積極支持(chi)農(nong)業光(guang)伏(fu)發(fa)(fa)(fa)展,積極推(tui)動(dong)光(guang)伏(fu)產業和(he)現代農(nong)業、鄉村振興(xing)融合(he)發(fa)(fa)(fa)展取(qu)得綜(zong)合(he)效(xiao)益,推(tui)動(dong)農(nong)業生產與清潔發(fa)(fa)(fa)電的有機結合(he),提高土地(di)(di)綜(zong)合(he)利用效(xiao)率(lv),促(cu)進農(nong)村地(di)(di)區經濟創(chuang)收,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zhong)和(he)目標。
脫貧(pin)(pin)攻堅期間,國家能源局會同國家發展(zhan)改革委、國家鄉村振興局(原(yuan)國務院扶貧(pin)(pin)辦)、財政部等部門(men)(men)組(zu)織(zhi)實(shi)施了光伏(fu)扶貧(pin)(pin)工(gong)程,累計建(jian)成光伏(fu)扶貧(pin)(pin)電(dian)(dian)站(zhan)(zhan)2636萬(wan)千(qian)瓦(wa),惠及415萬(wan)戶,每年(nian)可產生的發電(dian)(dian)收益(yi)約180億元。光伏(fu)扶貧(pin)(pin)工(gong)程取(qu)得了顯著成效,在壯大貧(pin)(pin)困(kun)村集體經濟、促進貧(pin)(pin)困(kun)戶增收脫貧(pin)(pin)方面(mian)發揮了重(zhong)要作(zuo)用。此外,國家能源局配合農(nong)業農(nong)村部等相關部門(men)(men)在強化電(dian)(dian)站(zhan)(zhan)運(yun)行監測、強化電(dian)(dian)站(zhan)(zhan)運(yun)維管理、規(gui)范收益(yi)分配管理等方面(mian)提(ti)出(chu)多項落實(shi)舉措,持續鞏固光伏(fu)扶貧(pin)(pin)成效,防止發生規(gui)模性(xing)返貧(pin)(pin)。
今年一(yi)季度,國家能源局會同國家林(lin)草(cao)局組(zu)織專家形成聯合調(diao)研(yan)組(zu)赴寧(ning)夏(xia)、內蒙古開(kai)展(zhan)農(nong)業光(guang)(guang)伏調(diao)研(yan)。調(diao)研(yan)組(zu)評估認(ren)為光(guang)(guang)伏發電項目建(jian)設對加快(kuai)實現(xian)“雙碳”目標有(you)積極作用(yong),在退化(hua)、沙化(hua)及(ji)鹽堿化(hua)土地(di)上(shang)科學規范有(you)序開(kai)展(zhan)“草(cao)光(guang)(guang)互(hu)補”“農(nong)光(guang)(guang)互(hu)補”等(deng)復合項目能改善生態環境(jing),提高草(cao)原質量(liang),增加作物產量(liang),促進生態與經濟雙贏。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研究光伏設備對農作物品質和產量的影響機理和規律,以及“農光互補”項目的適用范圍,在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供給的基礎上,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集約化利用。我們將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在試點基礎之上研究考慮并指導地方推廣應用,推動農業光伏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關于制定支持農業光伏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對農業光伏發展的支持力度
我們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支持農業光伏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農業光伏健康有序發展。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統籌農村能源革命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鼓勵村集體依法利用存量土地通過作價入股、收益共享等機制,參與新能源項目開發;鼓勵推廣應用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研究出臺光伏治沙等生態修復類新能源項目設計、施工、運維等標準規范。2021年12月,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了《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提出積極培育新能源+產業,在林區、牧區合理布局林光互補、牧光互補等項目,打造發電、牧草、種養殖一體化生態復合工程;建設新能源+農村景觀示范等內容。此外,《“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大力推動光伏發電多場景融合開發,鼓勵農(牧)光互補、漁光互補等復合開發模式,實現太陽能發電與生態修復、農林牧漁業等協同發展。還提出到2025年,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光伏發電復合開發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
針對農光互補等光伏復合項目用地管理方面。2017年,原國土資源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支持光伏扶貧和規范光伏發電產業用地的意見》(國土資規〔2017〕8號),2019年,自然資源部印發了《產業用地政策實施工作指引(2019年版)》(自然資辦發〔2019〕31號),提出鼓勵光伏發電項目使用未利用土地。光伏發電項目使用戈壁、荒漠、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的,對不占壓土地、不改變地表形態的用地部分,可按原地類認定,不改變土地用途。文件實施以來,各地制定標準規范、印發政策文件、加強督查指導等,有效推動了光伏發電發展。下一步,我們將會同自然資源、林草等有關部門出臺農業光伏、林業光伏等各類復合項目的建設標準規范,不斷完善相關用地政策,確保在嚴格保護耕地的前提下,提高低產耕地農業利用價值,促進土地高效復合利用,推動農業光伏健康有序發展。
感謝您對國家能源(yuan)工(gong)作的關(guan)心和理(li)解,希望今后(hou)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chi)和指導。
國家能(neng)源局
2022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