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ru)何實現(xian)鄉村振興?2023年1月25日,焦點訪談欄(lan)目對光伏(fu)扶貧做了專門報道,介(jie)紹(shao)光伏(fu)產業給河北(bei)省(sheng)張北(bei)縣德勝(sheng)村翻天覆地(di)的變化。或許,這(zhe)會給我們帶來啟(qi)示!
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張北縣,考察了小二臺鎮德勝村考察脫貧攻堅工作。他來到400kW村級電站旁查看設備安裝運行狀態,詳細了解電站如何發揮惠農扶貧,得知電站投入運營后,并網發電收入能讓貧困戶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總書記很高興,希望把這種切實可行的事抓緊做起來。
通過光伏項目流(liu)轉(zhuan)土地,村民陸金旺(wang)一次性的(de)收到了11年(nian)的(de)土地租(zu)金。解決(jue)了家里的(de)燃(ran)眉之(zhi)急(ji)。自2017年(nian)起,這(zhe)些鐵桿(gan)桿(gan)讓(rang)他(ta)拿到了光伏、地租(zu)和打(da)工的(de)三(san)份收入,加上(shang)其他(ta)勞務,如今(jin)陸金旺(wang)每年(nian)穩定(ding)收入5萬元以上(shang)。
2017年,有(you)了總書記的(de)指引(yin),德勝村當年就加快(kuai)引(yin)進了5萬千瓦的(de)農光互補項目。項目由村集(ji)體牽頭,與企業進行合作(zuo)。
這些像莊稼一樣被種在地里的光伏設備,被村民們稱為鐵桿莊稼。這些鐵桿桿讓村民們人均年收入萬元以上,每年村集體還穩定收入100多萬元。
德勝村黨支(zhi)部書(shu)記(ji)葉潤兵說:“通(tong)過(guo)這幾年(nian)實踐,光伏產業也(ye)(ye)是切實可行的,也(ye)(ye)是永久可靠”。
河北(bei)張(zhang)北(bei)縣委書記李鵬舉說:“全縣這個(ge)366個(ge)村,所有(you)的(de)村莊都達到了10萬元以(yi)(yi)上(shang),有(you)的(de)像德勝村100多(duo)(duo)萬以(yi)(yi)上(shang)這個(ge)集體收入。光伏收益是占了非常大(da)的(de)一塊(kuai)兒,每年的(de)綜(zong)合收益在1.5個(ge)億(yi)以(yi)(yi)上(shang),解決了張(zhang)北(bei)縣一共(gong)有(you)64000多(duo)(duo)名脫貧群眾的(de)基(ji)本收入問題(ti),資產(chan)性(xing)收益分配還是非常高的(de),所以(yi)(yi)這個(ge)產(chan)業我們(men)叫它鐵桿(gan)莊稼”。
現如今,村民們都有了農村合作醫保,看病負擔大幅度減輕,而且每人每年的300多元參保費用也全部由村里的光伏產業收入來支付。
2022年8月,第三屆“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在德勝村舉辦,來自十個國家29所知名高校,在競賽中打造出了一批各具特色、低碳減排的智能建筑。賽后,當地政府出資把這些建筑留在了德勝村。

2017年至(zhi)今,德勝村發生(sheng)了翻(fan)天覆地的變化,從(cong)破敗泥濘的壩上窮村蝶變成了美(mei)麗(li)清潔的宜(yi)居(ju)村莊,產(chan)業多(duo)元(yuan)化,民(min)生(sheng)有保障,未來的發展也有了新(xin)的規劃。
李鵬舉:“二十大大關于低(di)碳這塊提(ti)出了非(fei)常明(ming)確(que)的一些(xie)(xie)要求,也是(shi)未來中國(guo)經濟,包括(kuo)農村發(fa)展的一個方向(xiang),促進低(di)碳發(fa)展、低(di)碳產業、低(di)碳建筑(zhu),也是(shi)我們可再生能源(yuan)示范區(qu)需要踐行的一些(xie)(xie)東(dong)西”。
2017年1月24號,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張北縣,踏著皚皚白雪,進入小二臺鎮德勝村考察脫貧攻堅工作。他囑托當地要把扶貧開發、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實現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
此前焦點訪談(tan)曾經(jing)報(bao)道過德勝村(cun)依靠發展微型馬鈴薯脫貧的(de)故(gu)事,這幾(ji)年來,村(cun)莊越(yue)(yue)來越(yue)(yue)漂亮(liang),村(cun)里的(de)產(chan)業也越(yue)(yue)來越(yue)(yue)多(duo),還吸引了大學生回(hui)鄉發展,我們現在就到德勝村(cun)看一看。
草原方舟、極光(guang)之家、陽光(guang)方舟……15棟造型各異,追風逐(zhu)日的(de)建(jian)筑,讓(rang)冬(dong)日的(de)村(cun)莊有了暖意。
2022年8月(yue),第三屆“中(zhong)國(guo)國(guo)際(ji)太陽能(neng)十項(xiang)全能(neng)競(jing)賽”在德勝(sheng)村舉辦,來自十個國(guo)家29所(suo)知名高校,在競(jing)賽中(zhong)打造出了一批各(ge)具特色、低碳減排的智能(neng)建筑。賽后,當地政府出資(zi)把這些建筑留在了德勝(sheng)村。

徐亞茹:“引起了(le)很(hen)(hen)(hen)大的(de)反響吧(ba),并且很(hen)(hen)(hen)多村民(min)都(dou)有參(can)與到整個的(de)建筑(zhu)的(de)建設(she)過程中,對于我們來說是(shi)很(hen)(hen)(hen)寶貴的(de)一筆財(cai)富,因為(wei)他現在(zai)(zai)(zai)除了(le)我們現在(zai)(zai)(zai)可以利用它作為(wei)一些建筑(zhu)類院校的(de)課題在(zai)(zai)(zai)這兒(er)使用之外,后期我們甚至可以把它根(gen)據各(ge)自(zi)的(de)風格去裝飾(shi)成民(min)宿,尤(you)其是(shi)在(zai)(zai)(zai)研學上也起到了(le)很(hen)(hen)(hen)大的(de)作用”。
如今(jin)的德政(zheng)村(cun),村(cun)民人均年收(shou)入超(chao)過2萬元,產業興旺。
1997年出生(sheng)的徐亞茹(ru)是(shi)德(de)勝(sheng)村的黨支(zhi)部(bu)委(wei)員。2017年春節前夕,習近平(ping)總(zong)書記(ji)來(lai)德(de)勝(sheng)村考察脫貧攻堅工(gong)作,當(dang)時(shi)就去(qu)過她家。那時(shi)候的德(de)勝(sheng)村還(huan)是(shi)個壩上深度(du)貧困村。村民們住著土坯房,漏風漏雨(yu),道路泥濘。
在徐亞(ya)茹家,總書記同村(cun)干部(bu)和村(cun)民代(dai)表進行(xing)座談。他強調,要因地(di)制(zhi)宜,探(tan)索精準脫(tuo)貧的有效路子(zi),多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這些囑(zhu)咐(fu)的話語,徐亞(ya)茹言猶在耳。

徐亞茹:“就(jiu)(jiu)是我(wo)們(men)以(yi)(yi)前因(yin)什(shen)么窮,現在因(yin)什(shen)么富,以(yi)(yi)前因(yin)為這個風(feng)沙大,光照太大,就(jiu)(jiu)造成我(wo)們(men)不好發(fa)展農作物,人們(men)靠天(tian)吃飯。當(dang)時總書(shu)記也(ye)說要因(yin)地制宜地去發(fa)展,扶真(zhen)貧,真(zhen)扶貧,探索出(chu)自己的一條有效的發(fa)展路子,所以(yi)(yi)我(wo)們(men)也(ye)是牢記總書(shu)記囑托,利用了(le)這個發(fa)展風(feng)電和(he)光伏(fu),從而形成了(le)這個新能(neng)源(yuan)產業”。
這些像莊稼一樣被種在地(di)里的(de)光(guang)伏設備,被村民們(men)稱為鐵桿(gan)莊稼。這些鐵桿(gan)桿(gan)讓村民們(men)人均年收入萬元(yuan)以(yi)上,每年村集體還穩定收入100多萬元(yuan)。
“他家也是個(ge)二層小樓(lou)兒(er),這(zhe)個(ge)燈(deng)籠都已經掛起來了”。
春節來臨,村民(min)陸(lu)金旺(wang)正和居民(min)們一起炸傳統小吃。
他家是(shi)二層樓房,家具家電一應俱全。過去,他還是(shi)個貧(pin)困戶,住著幾畝薄田(tian),每年(nian)過年(nian)的時候,也是(shi)他最發愁的時候。
陸金旺:“靠老(lao)天爺吃飯。風(feng)調雨順啊,也夠個吃喝,夠個開支了。一(yi)到過年(nian)過節,尤其(qi)孩(hai)子住(zhu)校回來(lai)的(de)時候就發愁了,還等著拿錢(qian)(qian)呢,你(ni)準(zhun)備錢(qian)(qian),提前準(zhun)備,過年(nian)過節給孩(hai)子們(men)換衣服都沒錢(qian)(qian),就是靠親戚朋友借點(dian)維持生(sheng)活”。
后來,陸金旺家又遭遇了(le)一次重(zhong)大變故,妻子不幸罹患疾(ji)病離開人世。最難的時候,陸金旺借了(le)3萬多元外(wai)債(zhai)。
陸金旺(wang):“那會(hui)兒我養兩頭牛(niu),她得了(le)病以后看(kan)了(le)三(san)四年(nian)病吧(ba),把牛(niu)都賣掉了(le),更(geng)雪上加霜了(le)。要看(kan)病,也要孩子(zi)念書,還要維持(chi)家庭生活(huo)。到(dao)時候(hou)更(geng)不(bu)容易,嗯,想著就后怕”。
德勝村光伏(fu)產業的發展(zhan),為(wei)陸(lu)金旺的生活帶來了轉機。
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德勝村視察,他來到400kW村級電站旁查看設備安裝運行狀態,詳細了解電站如何發揮惠農扶貧。得知電站投入運營后,并網發電收入能讓貧困戶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總書記很高興,希望把這種切實可行的事抓緊做起來。有了總書記的指引,德勝村當年就加快引進了5萬千瓦的農光互補項目。項目由村集體牽頭,與企業進行合作。

葉(xie)潤兵(德勝村黨支(zhi)(zhi)部書(shu)記):“在2017年總書(shu)記來我(wo)們(men)這(zhe)兒調研(yan)以后,特別是(shi)(shi)開座談會的時(shi)候(hou),總書(shu)記強(qiang)調這(zhe)個基層要發揮黨支(zhi)(zhi)部的戰斗堡壘(lei)作用。火車跑得(de)快(kuai),全憑車頭帶。我(wo)們(men)就是(shi)(shi)總結經驗(yan),學習教(jiao)訓,集體做(zuo)項(xiang)目,做(zuo)產(chan)業,帶動村民經濟。當時(shi)這(zhe)個5萬千(qian)瓦農(nong)光互補項(xiang)目,這(zhe)個項(xiang)目當時(shi)我(wo)們(men)認為也是(shi)(shi)拉動農(nong)村經濟和(he)產(chan)業的項(xiang)目”。
德(de)勝村認準了壩上地區日照時間長、風力足(zu),很適合發展光伏、風電(dian)等(deng)新能源產業,決心要(yao)把這個陽光產業做大(da)。
葉潤兵(bing):“總(zong)書記來了以后,我的(de)思想也大大開(kai)放,大大豁亮一些,當時我們(men)就(jiu)(jiu)是開(kai)會(hui),大會(hui)不行(xing)小(xiao)會(hui),小(xiao)會(hui)不行(xing)入(ru)戶。一戶一戶地解(jie)決,最后就(jiu)(jiu)整整跑(pao)了兩個月”。通(tong)過光伏項目流轉土(tu)地,陸(lu)金旺一次性的(de)收到了11年的(de)土(tu)地租金。解(jie)決了家里的(de)燃眉之急。自(zi)2017年起,這些鐵桿桿讓(rang)他拿(na)到了光伏、地租和打工的(de)三份收入(ru),加上其他勞務,如今(jin)陸(lu)金旺每年穩定收入(ru)5萬元以上。
2017年(nian)開始(shi),依靠扶貧政策,村里還(huan)拆掉了(le)破(po)舊的平(ping)房,給村民們建起了(le)漂亮的二層樓(lou)房。
陸金旺“”沒有想到,做夢也不行啊。哪有這么大的變化,現在(zai)路燈也是光伏板,不用耗(hao)一點電都照(zhao)的亮堂(tang)堂(tang)的”。
葉潤兵(bing):“通過這幾(ji)年實(shi)踐,光伏產業也是(shi)(shi)切(qie)實(shi)可行的(de),也是(shi)(shi)永久可靠”。

李(li)鵬舉(ju)(河北(bei)張(zhang)北(bei)縣委書記):“新(xin)能源(yuan)非(fei)常可貴的(de)兩點(dian)。第(di)一(yi)(yi)點(dian)叫就地消(xiao)納(na),實(shi)現了就地消(xiao)納(na),那新(xin)能源(yuan)的(de)發(fa)展將潛力無限,所以(yi)這(zhe)(zhe)兩年我(wo)們在推動農村(cun)這(zhe)(zhe)一(yi)(yi)塊兒的(de)就地消(xiao)納(na),給老百姓帶來了非(fei)常大(da)的(de)一(yi)(yi)個增收。全(quan)縣這(zhe)(zhe)個366個村(cun),所有的(de)村(cun)莊都達到了10萬(wan)元(yuan)以(yi)上(shang),有的(de)像德勝村(cun)100多(duo)萬(wan)以(yi)上(shang)這(zhe)(zhe)個集體(ti)收入。光伏(fu)收益(yi)是占了非(fei)常大(da)的(de)一(yi)(yi)塊兒,每年的(de)綜合(he)收益(yi)在1.5個億以(yi)上(shang),解決了張(zhang)北(bei)縣一(yi)(yi)共(gong)有64000多(duo)名脫貧群(qun)眾的(de)基(ji)本收入問題,資產性(xing)收益(yi)分配(pei)還是非(fei)常高的(de),所以(yi)這(zhe)(zhe)個產業我(wo)們叫它鐵桿(gan)莊稼”。
現如今,村民們都有了農村合作醫保,看病負擔大幅度減輕,而且每人每年的300多元參保費用也全部由村里的光伏產業收入來支付。2017年至今,德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破敗泥濘的壩上窮村蝶變成了美麗清潔的宜居村莊,產業多元化,民生有保障,未來的發展也有了新的規劃。
李鵬舉(ju):“二十大大關于(yu)低碳這塊提出(chu)了非(fei)常明(ming)確的一些要求,也是未(wei)來(lai)中國(guo)經濟(ji),包括農(nong)村發(fa)展的一個方向,促進(jin)低碳發(fa)展、低碳產業、低碳建筑,也是我們可(ke)再生能源示(shi)范區(qu)需要踐行的一些東西”。
現在,德勝村已(yi)經趟出了一條低(di)碳發展的(de)新路子,除了低(di)碳建筑、低(di)碳能源,這幾年村里已(yi)經開始發展更多的(de)低(di)碳生態農業。